本文内容以关键词克拉玛依经济总量为核心展开讲解,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充分了解关于克拉玛依经济现状、克拉玛依经济发展水平、克拉玛依各区经济排名、克拉玛依国民经济公报、克拉玛依gdp总量是多少的相关问题。

文章目录

  1. 克拉玛依经济现状
  2. 克拉玛依经济发展水平
  3. 克拉玛依各区经济排名
  4. 克拉玛依国民经济公报
  5. 克拉玛依gdp总量是多少

克拉玛依经济现状

克拉玛依是一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的城市,以石油产业为主导。总体来说,克拉玛依的生活条件不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克拉玛依的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由于石油产业的发达,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一直较为稳定,人均收入也较高。这使得克拉玛依人在生活方面相对舒适,基本都有工作,社会福利也较好。

克拉玛依的治安状况良好。该地区的犯罪率较低,社区安全稳定,居民可以安心生活。

克拉玛依的医疗设施比较完善。该地区与内地一直有合作,也在不断学习、培养人才,甚至在挖掘内地人才和将本地人才送出培养,使得克拉玛依的医疗在全疆也算不错,能满足本地极大的需求。

克拉玛依的交通便捷。近年来,克拉玛依公交对学生不收费,穿校服的学生直接上公交就可,公交条件都不错,除了高峰期不会堵车,公交也不会太拥挤。此外,出租也很便利。

另一方面,克拉玛依也有一些不便利的地方。比如,该地区是新疆稳定程度较好的城市之一,受地域位置和城市外来人口较少的影响,可能在一些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综上所述,克拉玛依的生活条件整体上比较舒适、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对石油产业和新疆地区感兴趣,克拉玛依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克拉玛依经济发展水平

从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看,克拉玛依区6项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三升三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6.63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97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亿元,同比下降2.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6亿元,同比下降16.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1.8%);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70个,实现到位资金175.74亿元,同比增长43.7%。

克拉玛依各区经济排名

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排名出炉,克拉玛依市位列全疆第一

克拉玛依日报讯消协发布《2020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评测结果显示,克拉玛依市位列第29位,在全疆上榜的3个城市中排名最高。

2020克拉玛依车、房展暨端午文化集市

从测评报告看,2020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9.32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并连续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我市的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1.82分,高于全国综合得分。

据了解,“消费者满意度”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消费供给、消费环境和消费维权的情绪反馈,是以百分制的形式测度出来的消费者主观评价。

从构成消费者满意度的3个一级指标中,我市在“消费供给”“消费环境”两个指标中的得分与全国综合得分接近,但在消费维权方面得分明显较高,为82.30分,位列全国第3。

从100个城市的3个一级指标得分来看,“消费维权”普遍是得分最低的一级指标,是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关键短板,但我市却是唯一一个“消费维权”指标在3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最高的城市。

克拉玛依国民经济公报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它的诞生,时任克拉玛依矿务局副总地质师张恺和他的同事们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以张恺为代表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曲折、艰辛、锲而不舍的勘探和寻找,没有地质学家、钻探专家和石油工人们的合力“催生”,克拉玛依油田这个已经在大地母亲腹中孕育了多年的婴儿,将不知何时才能呱呱坠地……

1950年9月,我国石油工业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新疆组建。此后,该公司拉开了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进行大规模石油勘探的帷幕。

1953年春,年轻的张恺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系毕业后,来到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前身)参加工作。1929年出生于河北沧州的张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石油地质学家,参加工作后,踏实肯干、朝气蓬勃的他立马成为公司的青年骨干。1954年,以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为队长,地质师张恺、实习生宋汉良、朱瑞明等十人组成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地质调查队前往新疆黑油山——乌尔禾地区进行勘察,取得了对这一地区油层、构造等的新认识。张恺等人认为,这一地区含油远景很好,最有希望的是沥青丘露头以南、玛纳斯河以北303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建议对这一范围或地区进行详细的地球物理详查和探井钻探,并提供了所选定的3口探井井位,其中就包括黑油山1号井(后称克拉玛依1号井)。

没想到,他们的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几位苏联专家的质疑。

原来,早在1951年春,苏联专家莫依先科就率领过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一个地质详查队对黑油山地区进行过充分的地质探测,他对该地区含油远景的评价很高,并为该地区的构造钻探提供了4口井位。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根据莫依先科的建议,在黑油山地区沥青丘附近钻了4口以侏罗系沙岩为目的层的构造浅井。1953年4月完钻后,各井都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其中最深的2号井在502.6米发生水喷,每日涌油约一百公斤,不久停喷。根据4口浅井的钻探结果和已掌握的历史资料,许多当时在新疆工作的苏联专家都认为:黑油山大面积的含油层出露于地面,大量轻质油挥发后形成沥青丘,说明地下原油已大量散失,油藏已遭破坏,现在留下的只有“氧化残余油”,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石油蕴藏,不具有开发价值。因而反对在黑油山展开勘探部署,坚持在天山山前地区局部构造上钻探。

由此,一场围绕着“井该在哪里打?”的激烈辨论不可避免地在乌瓦洛夫、张恺和莫依先科等人之间展开了。据相关资料显示,在1954年11月1日的那场会议中,辨论双方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直到会议结束也没个定论。

转机出现在1955年1月1日,中苏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将管理和属于公司的全部财产有偿移交给新疆石油公司(后改称新疆石油管理局)。

1955年1月,新到任的新疆石油公司经理张文彬召开了黑油山地质调查专题汇报会。会议首先听取了乌瓦洛夫关于“走出山前凹陷,走上地台”的观点的陈述。当饶有兴致的张文彬要求他“说得再具体一点”时,乌瓦洛夫却眼望着张恺,说:“具体情况请张恺同志汇报吧,他会令您满意的。”张恺会意,便站起来详细汇报了这一地区含有丰富石油的理由。张文彬对此十分赞赏,又接着向张恺询问了在黑油山打钻探井的井位设计问题。

就这样,经过半年的准备,技师陆铭宝任队长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独山子开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侧1号井开钻10月29日完钻,次日喷油。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

当青年地质师张恺在昏黄的地窖里挑灯夜战,负责编制黑油山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总体勘探规划方案时,他或许不会想到,当年,由他负责编写的那个方案,为五十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准噶尔盆地石油年产量突破一千万吨做了最初的铺垫。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来了到三十年后。1984年,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建馆初期,曾任克拉玛依矿务局副总地质师、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等职的张恺,怀着无限深情与热爱,将陪伴了他多年的五件工作用品无偿捐赠给了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

2011年6月13日,经国家和自治区联合鉴定委员会鉴定,张恺捐赠的近十本地质调查日记、地质锤、望远镜、罗盘、地质包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克拉玛依gdp总量是多少

石油的发现和利用,推动了当时的能源变革,石油的能量高于煤的能量,提高了机械效能,于是石油逐渐开始推广和使用。

中国也在上世纪初开始发现和使用石油能源,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尽力推行工业化,石油又是工业血液,立足中国的勘探开发石油开始了,克拉玛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因此几十年来,克拉玛依靠石油发展了几十年,创造了克拉玛依的繁荣!

作者 admin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