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以关键词武汉市13个区地图为核心展开讲解,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充分了解关于武汉市13个区的分布图、武汉市区地图图片、湖北省武汉市几个区地图、武汉市各区市县地图、武汉市几个区分布图的相关问题。
文章目录
武汉市13个区的分布图
武汉有三镇,分别是武昌、汉口、汉阳,然而在这三镇当中,分布有13个区,其中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7个为中心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6个为新城区。
武汉三个区最繁华的是江汉区。
江汉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是七个中心城区之一,地处汉口地区中部、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截至2021年10月,江汉区下辖13个街道。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汉区常住人口647932人。江汉区是古汉口镇发源地,迄今有500年历史,一直是武汉市中心城区和重要商贸金融区;江汉区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区。
武汉市区地图图片
湖北高清地图
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1]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
湖北省武汉市几个区地图
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新洲、黄陂13个市辖区。全市共有153个乡级单位(125个街道、19个镇、9个乡)。3 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总面积 849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58 万人。具体如下:
1.江岸区 面积 64平方千米,人口 64万人。邮编430014。区人民政府驻六合路1号。
2.江汉区 面积 33平方千米,人口 46万人。邮编430015。区人民政府驻新华下路15号。
3.硚口区 面积 46平方千米,人口 54万人。邮编430033。区人民政府驻中山大道315号。
4.汉阳区 面积 108平方千米,人口 48万人。邮编430050。区人民政府驻阳新路特1号。
5.武昌区 面积 81平方千米,人口 98万人。邮编430061。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307号。
6.青山区 面积 45平方千米,人口 46万人。邮编430080。区人民政府驻和平大道971号。
7.洪山区 面积 509平方千米,人口 78万人。邮编430070。区人民政府驻珞狮路318号。
8.东西湖区 面积 439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430040。区人民政府驻吴家山东吴大道1号。
9.汉南区 面积 288平方千米,人口 11万人。邮编430090。区人民政府驻纱帽街道。
10.蔡甸区 面积1094平方千米,人口 46万人。邮编430100。区人民政府驻蔡甸街道。
11.江夏区 面积2015平方千米,人口 66万人。邮编430200。区人民政府驻纸坊街道复江道117号。
12.黄陂区 面积2261平方千米,人口110万人。邮编432200。区人民政府驻前川街道。
13.新洲区 面积1500平方千米,人口 96万人。邮编431400。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道。
武汉市各区市县地图
武汉市下辖多个行政区,其中每个区的面积并不相同。以武汉市最核心的城区武昌区为例,武昌区总面积约为141.4平方公里。而武汉市下辖的其他区,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等,它们各自的面积也有所不同。如果你需要了解具体某个区的面积,可以直接查询相关资料或者地图信息。
武汉市几个区分布图
武汉地域由三个区组成,且都有自己的商业区域等功能,彼此独立。
武汉地处中部,是中部地区最大的产业、人才、交通聚集地。中央用战略性眼光,大胆确立武汉及周边地区为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两型”模式试验区, 使武汉乃至湖北,在全国经济一盘棋中的地位与优势以一目了然、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更给武汉发展带来了无以比拟的机遇及无人项背的特殊地位。武汉城市的确切定位:以“九省通衢”名城为主,努力建设成为“经济强市”、“金融中心”!
不同城市基础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具备不同的性质和职能。“九省通衢”就是武汉的经济名牌,也是武汉的文化名牌,更是武汉的城市名片。武汉的发展不是在“金融强市”、“制造中心”的名义下争取资源和政策的投入,而是在“九省通衢”的光耀下,获得巨大的、不可置否的资源、政策乃至发展的机遇和实在的利益。“九省通衢”名城地位的品牌运用和巩固好了,一切都将是顺水顺风,理所当得。
总之,地处中部腹地辐射广阔、不临海不沿边、人文地理优势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
武汉城市的确切定位:即以凸显“九省通衢”名城地位为主。在中国内陆和长江、黄河流域,极尽可能地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城市!